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通称溃疡病。以反复发作,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特点,相当中医学中的“胃脘痛”、“肝胃气痛”、“心痛”等范围,与情志、饮食因素关系密切。主症为上腹痛、泛酸、嘈杂,甚则呕血、便血。气功临床上多以虚实辨证进行治疗。可采用内养功为主,配合放松功、强壮功等。通过内养功的意守下丹田达到入静,使心安神定;结合内养功特定的呼吸法,以调节气机升降,调整脾胃功能。
实症 一般宜采用内养功的第一种呼吸法,该法有和胃降浊作用,姿势以坐式为主。
虚症 一般应采用内养功第二种呼吸法,该法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姿势应以卧式为主。
选用姿势的原则,病弱者及练功初期以卧式为主; 中期可坐卧交替; 后期坐式为主,卧式为辅。病症较轻,体质尚好者,初期即可坐卧交替; 中期坐式为主,卧式为辅; 后期坐式为主,辅以动功。配合功法如下:
放松功 在初练内养功前,先练几分钟放松功,以促进精神和肌肉的放松,为练内养功作好准备。
强壮功 可与内养功交替应用(如每日练内养功三次,强壮功三次; 或每节功中前半时练内养功,后半时练强壮功)。少数因病情复杂,如合并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喘息等,不宜练内养功者,可采用本功治疗,但疗程要适当延长一些。
保健功 在每次作内养功前后,选择数节,如叩齿、搅海、咽津、和带脉、揉丹田等,有助于调理脾胃。太极拳 初期每天可练1次,每次20~30分钟,后期每日练2次,每日1~2小时。动静结合,有利于缩短疗程。女性患者,在练功时出现经期提前或经量增多者,应改守中丹田膻中,如上腹疼痛不止或剧痛者,改守足趾或足心。若患者经内养功治疗,症状好转而纳谷不佳者,可采用内养功的壮式姿势,用逆呼吸法,有利于增加食欲。若泛酸明显,疼痛不止,可临时用止痛制酸类药物或针灸等方法,以利继续练功。
住院患者,每日练功4~6次,每次30~60分钟。如练功达到恬静舒适,可适当自行延长练功时间。门诊患者,可利用早中晚休息时间,一日练2~3次,每次30分钟,如练功达到恬静状态,条件允许也可适当延长练功时间。但门诊练功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小时,住院练功最长每次不宜超过3小时。
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或有合并症者,如曾穿孔、出血,或形成粘连或幽门梗阻,获效较迟,要持之以恒,适当延长疗程,可收到其它治疗方法所不能取得的治疗效果。瘢痕的消失要在两个疗程左右 (每个疗程三个月)。溃疡病治愈后的两年内仍要每天坚持练功一小时,可以进一步增强体质,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要保持情绪乐观,精神愉快,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忌生冷、硬食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葱、蒜、辣椒、酒等)。注意空腹时勿练内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