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餐后低血糖症
本病又称餐后迟发综合征,一般发生在胃切除术后半年左右,且多在餐后2~4小时发作,伴有低血糖症状。发病率约占胃切除术后的5%。典型症状为明显饥饿感、极度软弱、头晕、颤抖、心悸、出汗,但无过度肠蠕动及腹泻。发病原理为食物(特别是高糖饮食)大量迅速进入空肠,可能引起肠升血糖素的释放,后者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过多,而引起功能性血糖过低。小肠这种反应性释放肠升血糖素的过程需在胃切除术后数月才出现。少数患者可兼有倾倒综合征及餐后低血糖症。治疗原则为少量多餐,减少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增加蛋白质及脂肪食品,随身携带糖果以减轻发作时症状。多数患者在6~12个月内症状可自行减轻或消失。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再次手术,如将毕氏Ⅱ式改为Ⅰ式,防止食物迅速进入肠道,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