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费雪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Hoover-Fisher's Theory of Stage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由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与约瑟夫·费雪1949年在所发表的题为《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论文中提出。他们认为,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这种标准阶段次序是: ❶自给自足经济阶段。这是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其特征是区域间投资活动和区域间贸易很少,区域产业几乎全为农业,区域人口绝大部分为农业人口,经济活动随农业资源呈均匀分布。 ❷乡村工业崛起阶段。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乡村工业及其相关产业随之产生。由于乡村工业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仍来源于农业区域,因此,乡村工业的分布与农业人口的分布相对应。 ❸农业生产结构转移阶段。随着区域间贸易的日益扩大,区域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型农业转变为集约型,专业化的园艺、乳酪、果蔬等生产和加工业开始逐步形成。 ❹工业化阶段。人口的增加以及农业生产发展到相当规模后所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迫使区域发展不得不谋求工业化,谋求制造业和矿业的发展。工业化阶段一般分为前后两期,即以农、林、矿产加工业,如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纺织工业等为主的前期发展阶段和以炼钢、石油炼制业、金属加工制造业、化学制造业为主的后期发展阶段。 ❺服务业输出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后阶段,是以服务业,如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等的输出为主的发展阶段,这表明区域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