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峡部裂
脊椎峡部裂系指单侧或双侧椎弓峡部的缺损,是椎骨滑脱的潜在因素,为下腰痛常见原因之一。缺损的形成是由于椎弓发育过程中各骨化中心不融合,造成峡部缺损,或由于骨化不全所致。亦可由外伤性峡部骨折引起。多见于下腰椎,以第4、5腰椎最为多见。常为单发,亦可多发。X线检查是诊断本症的可靠方法。
X线表现:前后位特别是X线中心线束向头30°投照,当裂隙平面与X线平行时,可在环形的椎弓根阴影之下看到一密度减低的斜形裂隙。其内侧端高于外侧约数毫米,宽约2mm左右,轮廓清楚、完整或不规则,多为双侧性,亦可单侧。侧位在椎弓根后下方、上下关节突之间可见一密度减低的斜行裂隙(X片-191),其后部略高于前部。裂隙的宽度与椎骨前移的程度有关,移位愈明显则裂隙愈宽。斜位是显示峡部缺损的最好位置,正常椎弓附件在斜位片上显示似一“猎犬”形影象,峡部缺损在相当于“猎犬”颈部表现为一带状密度减低的裂隙,似“猎犬带上项圈”的表现。亦可似“蝴蝶结”状外观,上下关节突分别表示两翼,缺损的峡部位于中央。有时可见第1骶椎的上关节突向上突入腰5椎弓峡部缺损间隙内,致将缺损峡部裂隙部分掩盖,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亦可向下插进峡部裂隙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