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脾肿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脾肿瘤splenic tumor

系脾良、恶性肿瘤的总称。脾肿瘤并非少见,良性者多为血管瘤、内皮瘤;恶性者,原发性极少见,主要为肉瘤。良性肿瘤主要为压迫症状;恶性者除压迫症状外,主要为破坏及全身消耗表现。确诊病变性质需靠手术后病理学检查。

脾肿瘤splenic tumors

很少见。良性肿瘤有血管瘤、纤维瘤等。恶性肿瘤主要是肉瘤,尤以淋巴肿瘤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上腹疼痛和肿块。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表面有结节感并有压痛。应尽早行脾切除术。

脾肿瘤

脾肿瘤

脾肿瘤少见,分良性与恶性两种。良性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管瘤、错构瘤、纤维瘤、脂肪瘤等多为单个。小的肿瘤可无症状体征,巨型者表现为脾肿大及左上腹不适、疼痛,或因胃肠等邻近内脏被牵引受压而出现恶心、呕吐、暖气、腹胀、便秘等相应症状。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结肠等被推压征象。放射性核素扫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CT检查都有助于诊断。血管瘤是常见脾良性肿瘤,据尸检统计其发生率约0.14~0.16%,可呈结节或弥散型; 巨大的弥散型血管瘤可侵犯整个脾脏。血管瘤也可继发梗塞、感染、纤维化、钙化等病变;合并血液学异常者甚少见。有时可与肝脏血管瘤并存而为血管瘤病的组成部分。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破裂出血。疑为血管瘤时禁忌诊断性脾脏穿刺。脾良性肿瘤适应脾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
脾恶性肿瘤较良性者多见,均为肉瘤,如淋巴肉瘤、何杰金病、网织细胞肉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等,其中淋巴肉瘤约占20%。血管肉瘤可能原发于脾,也可能系脾内的转移病灶或为血管肉瘤病的组成部分。常伴有贫血,亦可见异形红细胞症、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脾肉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脾迅速肿大,表面有时呈硬结状,可有压痛;左上腹闷胀或疼痛,胃肠受压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体重减轻、消瘦、贫血、恶病质、发热及轻度黄疸亦属常见。治疗方法是脾切除术合并化疗;但由于病情发展快、转移早,预后恶劣。脾恶性淋巴瘤常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故脾切除手术仅适应于脾脏原发肿瘤,或伴有巨脾及继发脾功能亢进者。对于何杰金病,因30%于早期即有脾脏受累,故应早期剖腹探查,进行肝、淋巴结活检并切除脾脏,以便确定病期,进行针对性洽疗,并能提高病人对化疗、放疗的耐受性。
脾转移性恶性肿瘤较少见,发生率约占脾恶性肿瘤2~4%,以广泛转移及未分化型癌肿为多见。原发病灶多为肺、胃、胰腺,其次为绒毛膜上皮癌、恶性黑色素瘤及乳癌等。除血行转移外,亦可由邻近脏器癌肿直接侵入或经淋巴逆行转移。由于临床上脾转移性恶性肿瘤很少扪及,故多系尸检发现。

☚ 脾梅毒   脾囊肿 ☛
000036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3: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