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有别出沙地,皆青白色,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据唐·苏敬《新修本草》卷四引)
【评】文中“生水银”即自然汞,在汞矿床氧化带由辰砂分解而形成,或见于温泉沉积物中,以及呈液态小珠状散布在一些岩石内。上述记录合乎科学。
[水银]得铅则凝,得硫黄则结,……以金、银、铜、铁置其上,则浮。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五
【评】宋代,对水银的比重已有所认识。按:纯金的比重是大于水银的,只有低成色的黄金的比重才可低于水银。
即天然水银。元素符号Hg。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有别出沙地者。青白色,最胜;出于丹砂者是。”生水银就是“自然汞”。因为丹砂在氧化带里能够产生出水银,而水银又为比重大的液体,自然地汇集在矿石中的低凹处。楚人使用丹砂的历史较早,在开采丹砂的过程中,发现和采集到自然汞是极有可能的。但关于楚人如何使用水银、是否已经采用水银制造出金汞剂、锡汞剂并用于鎏金、鎏锡工艺中等问题,在出土文物中目前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