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所设立的各种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并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国家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的英国极力主张自由贸易,这有利于英国商品打入各国市场,并从各国取得廉价农矿产品。而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美国则在相当长时期中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这对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免受工业先进国的竞争打击,曾起过作用。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市场竞争激化,各国普遍进行保护贸易。帝国主义国家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维护国内市场的垄断高价,攫取高额利润; 另一方面又用获得的高额利润或由国家出钱补贴出口,进行商品倾销,实行对外经济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级大国的美国,一方面高唱“自由贸易”,要冲破其他国家关税壁垒及其他贸易限制,另一方面又采取许多非关税方面措施,限制许多商品进口。在滞胀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措施日益加强。亚、非、拉美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工业,反对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控制,也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