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肝
【概况】: 基源 为兔科兔属动物蒙古兔、东北兔、华南兔、高原兔等的肝脏。 原动物 兔Lepus tolai Pallus 余项参见“兔肉”条。 【药性】: 性味 寒。 ❶ 《纲目》:“冷。” ❷ 《医林纂要》:“甘、苦、咸、寒。” 功效 补肝,明目。 主治 肝虚眩晕,目暗昏糊,目翳,目痛。 ❶ 《别录》:“主目暗。” ❷ 孟诜:“主明目,和决明子作丸服之。” ❸ 《日华子本草》:“明目补劳,治头旋眼疼。” ❹ 《日用本草》:“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捣研合药为丸。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兔肝丸(《圣济总录》)治肝虚目暗:黄连(去须)55g,胡黄连37g,熟干地黄(焙)37g,草决明18g。 上4味捣罗为末,细切兔肝,研烂,和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米饮下,食后临卧。 ❷ 兔肝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疮疹入眼,初觉眼肿痛:黄柏30g(去白),苍术15g(米泔水浸1日),石决明30g(生)。上为细末,煮兔肝捣烂,和丸绿豆大。每服30丸,米泔水送下,食后临卧时服。 食疗 ❶ 兔肝杞贞煎(《中国药膳学》)治阴虚目糊:兔肝1具,枸杞子9g,女贞子9g。 先煎药取汁,煮兔肝,调味后吃肝喝汤。 ❷ 《普济方》:“治肝肾亏虚,风热上攻,目肿暗:兔肝1具,米45g,和豆豉汁,如常煮粥食。” ❸ 兔肝鸡蛋汤(《中国药膳学》)治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夜盲症,及其他维生素A缺乏症:先烧水至开,加少许油盐,后将切片的兔肝2具放入,再打入鸡蛋1个,兔肝熟后食用。 ❹ 兔肝粥(《中国药膳学》)治阴血不足之眩晕,两目昏花,夜盲等症:先煮大米100g,后下兔肝2具煮粥,调少量食盐用。 ” ❺ 《动物脏器食疗验方》:“治夜盲,眼中生翳,视物昏花等:兔肝1具,兔屎100g,雀卵适量。将新鲜兔肝切碎,和兔屎放入臼中捣烂如泥,以雀卵汁调和,均匀为丸,如黄豆大,烘干即可。 每次6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