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命不渝 舍命不渝死守善道,舍弃性命也不改变初衷。《郑风·羔裘》一章: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毛《传》: “渝,变也。”朱熹《集传》:“舍,处;渝,变也。言此羔裘润泽,毛顺而美,彼服此者,当生死之际,又能以身居其所受之理,而不可夺。”马瑞辰《通释》:“虽至死而舍命亦不变耳。” ☚ 舍 念 ☛ 坚守节操 坚守节操守节 挺节 挺操 执节 执操 仗节 矜节 抗节 履节 抱节 坚一守节操,不做不好的事:守身如玉 守身若玉 坚守高尚的节操:高节 坚守节操,不同流俗:确然不群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坚贞不渝 舍命不渝 坚守节操,矢志不渝:苦节 甘愿过贫困生活,坚守节操,始终不变:甘贫苦节 坚守节操不屈服:玉立 毡雪 坚贞不屈 表示坚贞不屈:啮毡 人有骨气,坚贞不屈:威武不屈 生活极艰苦而坚贞不屈:啮雪 甘于穷苦,坚守节操:饮冰茹檗 饮冰茹蘗 饮冰食蘗 饮冰食檗 饮冰吞檗 饮冰嚼檗 饮冰茹霜 抱冰茹檗 抱冰茹蘗 食檗饮冰 食蘗饮冰 始终坚守德操:抱表寝绳 ☚ 坚守2 维持 ☛ 舍命不渝shě mìng bù yú安于自然状态而不变化。“舍命”,安心于自然状况;“渝”,变。《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传:“渝,变也。”笺:“舍,犹处也,是知处命不变,谓守死善道,见危授命。” 舍命不渝shěmìng-bùyú〔述补〕 至死不变。语出《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宋·朱熹集传:“当生死之际,又能以身居其所受之理,而不可夺。” △ 褒义。用于赞颂能坚持真理或忠于职守。 舍命不渝shě mìng bù yú舍:处。渝: 改变,违背。《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指见危受命,死守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