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防洪
芜湖市位于长江下游青弋江入长江处。城区主要街道分布在青弋江两岸,地面高程为8~10米,受长江、青弋江洪水威胁,1954年城区被淹,历时4个月左右。此后,以1954年洪水位为标准,沿长江兴建了钢筋混凝土防洪墙,沿青弋江两岸修筑了土堤和土石防洪堤,堤线总长16公里。但堤基堤质较差,抗御洪水能力低。据长江整体防洪规划,以1954年型洪水作为芜湖市的防洪标准,相应湖口水位22.50米,芜湖市的设计洪水位,无台风影响为13.40米,有台风影响的水位以13.5米作为校核水位,以13.40米和相应水面线超高2米作为临长江堤的设计标准。青弋江两岸堤防按芜湖站水位13.40米和青弋江当年汇入长江的相应流量作为设计依据,堤顶超高1.5米。其余堤段为市区防洪隔堤,拟按邻近圩堤漫溃后的情况,分析确定设计洪水位,堤顶超高1.5米。为保障市区安全,应研究形成市区防大洪水的封闭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