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广济寺
位于芜湖市赭山南麓,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宏伟古刹。始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7),初名永清寺,北宋改名为广济寺。清光绪年间重建,1984年至1985年重修。广济寺依山建造,殿殿相接,层层高出,高低错落,相映成趣。第一重为天王殿,第二重为延寿殿,第三重为大雄宝殿,第四重为地藏殿,因此殿仿九华山肉身殿建造,又称“九华行宫”。相传唐永徽五年(653),新罗(今朝鲜)国王近族、僧人金乔觉曾在此开坛讲经,后定居九华山,世称金地藏。旧时,香客凡去九华山朝拜,多先至广济寺敬香,故有“小九华”之称。寺内至今藏有唐代所铸传世金印,重7斤,砂金铸成,刻阳文“地藏利成方印”及“唐至德二年”(757)字样。此印为佛门镇山之宝,平时不轻易示人,但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生日这天,则可用此印在香客的香袋上盖印一次,此例至今沿袭。地藏殿后山腰有宋建赭塔,寺旁有桧轩阁,后更名滴翠峡,相传为宋代诗人黄庭坚读书处,壁间嵌有黄庭坚和清代诗人黄铖的石刻像。元代翰林学士、芜湖知县欧阳元有诗:“山分一股到江皋,寺占山腰压翠鳌。”广济寺现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