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潘德冲石棺元杂剧线刻
元代戏曲文物。蒙古宪宗二年(1252)前后刻于全真教重要人物潘德冲石棺大头正面偏上方,1959年于山西芮城永乐宫旧址西北嵋岭潘德冲墓发掘出土。线刻高约四十厘米,宽约三十五厘米,上刻宽三间的双层楼阁;下层中部空白,无雕刻,两侧有回廊,分别刻有一女婢与男仆;上层为完整戏台,台口设矮栏杆,左右有雕花立柱,戏台后部立屏风,上书文字,部分为工尺谱,屏风前有演员四人正在演出。演员高十五至十七厘米,自左起,第一人软巾诨裹,穿窄袖长衫,腰束带,左手撩掖衣角,右手拇指与食指置口中打哨,眼部涂抹八字形黑道,为夸张滑稽化妆。第二人戴展脚幞头,着圆领宽袖长袍,双手抱笏,拱手胸前。第三人戴露顶尖帽,穿长衫,腰束带,敞怀露腹,眼部也有滑稽化妆痕迹;左手上举握拳,露出大拇指,肘部悬挂一物,似长圆桶;右手曲置胸前右指,似要人注意他左肘上所挂之物;扭腰撇嘴左顾,与左方二人交流。第四人戴卷脚幞头,穿窄袖长衫,系领带,束腰,双手叉于胸前,作参拜状。第一人与第三人,当为副净与副末,正作滑稽调谑表演,第二人当为末泥,扮演官员,右边一人似为装扮官员随从的另一末角。原物现存永乐宫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