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髻 花髻唐宋女子的一种发式,以花朵(纸花、绢花或鲜花)插于髻上,属高髻一类。唐人尤重牡丹,用牡丹花饰于髻上显示其妩媚与富贵。宋人簪花多取时令鲜花。唐温庭筠《菩萨蛮》词:“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凤。”香红,红花。敦煌词《浣溪沙》词:“髻绾香云淡淡妆,早春花脸边芳。” ☚ 垂髻 云髻 ☛ 花髻一种将美丽的鲜花插之于髻上的发式,从属于高髻。敦煌壁画上有簪花仕女形象,鲜花高插,又配以金、银、珠玉、翡翠等装饰物,显得富贵妩媚。唐人欣赏牡丹,多喜以国色天香的大朵牡丹插发髻上。但也有以其他花插之者,见诸唐诗者有山花、柰(茉莉)花等:“山花插宝髻”(李白《宫中行乐词》),“柰花似雪簪云髻”(罗虬《比红儿》诗),“插花向高髻”(万楚《茱萸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