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轼《食荔支二首(选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轼《食荔支二首(选一)》苏轼《食荔支二首(选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①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② 【注释】 ①罗浮山:在广东东江北岸,增城、博罗、河源等县之间,长达百余公里。卢桔:与橘近似,其皮经久变黑,故名(卢,黑色)。但苏轼指为枇杷。次第:依次。②啖(dan旦):吃。岭南:大庾岭等五岭以南地区。惠州在大庾岭南,故云。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如春,枇杷杨梅依次尝新。每天能吃三百颗荔枝,我也再不推辞永作岭南之人。 【集评】 宋·赵次公:“王子敬帖有‘黄柑三百颗’之语,而韦苏州诗云‘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今借用耳。”(署名王十朋《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引) 【总案】 绍圣三年(1096)作,原共二首,选第二首。苏轼巧用戏语,夸张风趣,传神地表现了他对荔枝的由衷赞美和触处生春的生活情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