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祥
北宋大臣,字晋公,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举进士。以精于财计闻。在盐的经营方面尤有建树。庆历四年(1044年),建议改革盐法,四年后任陕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解盐,陕西转运副使。在任期间,推行钞盐制度,商人入钱四贯八百,向政府领取一钞,凭此至解池贩盐二百斤,听其销售。既免除了人民运盐的劳役,每年又可节省经费数百万缗。皇祐五年(1053年)以兴建古渭寨,引起青唐诸羌反抗,降知唐州。嘉祐三年(1058年)复总领盐事。
范祥?—1060
北宋理财家。字晋公。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进士及第。初为镇戎军通判,转知庆、汝、华等州。通理财之道,尤精于食盐经营。庆历四年(1044)建议改革盐法。后任提点陕西路刑狱兼制置解盐,制定钞盐制度,规定商人交钱领钞,凭钞至产地销盐,自行销售,从而免去官方运盐之劳,每年节省经费达数百万缗。后官至陕西转运副使。
范祥
范祥?~1060fan xiang
字晋公。北宋旬邑人。进士及第,自乾州推官知庆州、华州、汝州,提举陕西银铜坑冶铸钱、陕西沿边青白盐等职。后升为度支员外郎、权转运副使、解盐使等职。宋庆历四年(1044)建议改革盐法。数年后任陕西提点刑狱兼制置解盐,推行盐钞制度。包拯等人称赞他:通晓盐法,先有小损而终成大利,“其劳可录”。其盐政改革对后世影响较大,被推为中国历代治理盐政最著成效者之一。在通判镇戎军时,西夏围城,急领将士抵抗。皇祐年间权领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市),首倡经略熙河地区,修筑古渭寨作为据点。于皇祐五年(1053)以妄生边事贬官唐州(治今河北唐县境内)。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熙河之役因以古渭寨为宋兵驻地而获大胜。陕西转运副使张诜奏称:“冀推原相功,少赐褒使天下知祥死犹被恩,且舒祥忠义之气。”朝廷于是追其开创之功,诏赠秘书录。
北宋理财家。字晋公。邠州三水 (今陕西旬邑) 人。举进士。李元昊来攻,他率将士击退。后历知庆、汝、华三州。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建议改革盐法。四年后,任陕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解盐。改革钞盐制度,规定商人入钱四贯八百,可贩盐二百斤,免除百姓运盐劳役,每年节约榷货务经费数百万缗,有助于西北地区粮草籴买。不久,升任陕西转运副使。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因在边境筑城扼险,为羌人所袭,被贬知唐州。五年后复官,仍总领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