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品种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eavariety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茶树群体的类别。品种是人工长期培育和选择的产物,是栽培植物的基本单位所特有的名称。茶树品种分类是基于生产上讲求经济实效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是便于认识、查考和利用品种。因此,品种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应抓住品种间经济性状这个主要关键。现将有代表性的两种分类法简介如下: 一为陈文怀1977年提出的按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作为三个分类等级的分类法(表1); 一为陈兴琰1980年提出的“6类13项40目”分类法(表2)。
表1 茶树品种分类检索表 A、植株高大, 从植株基部至上部, 主干明显……Ⅰ、 乔木型B、叶长>14厘米, 叶宽>5厘米………1. 特大叶类C、 发芽期早(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1)早芽种CC、发芽期中(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500℃)………(2)中芽种CCC、 发芽期迟(头茶开采活动积温>500℃)………(3)迟芽种BB、 叶长10~14厘米, 叶宽4~5厘米………2.大叶类C、 发芽期早(积温标准同上, 以下均略)………(1)早芽种CC、发芽期中………(2)中芽期CCC、 发芽期迟………(3)迟芽种AA、 植株较高大, 从基部至中部主干明显………Ⅱ、 小乔木型B、叶长>10厘米, 叶宽>4厘米………1. 大叶类C、 发芽期早………(1)早芽种CC、 发芽期中………(2)中芽种CCC、 发芽期迟………(3)迟芽种BB、 叶长<10厘米,叶宽<4厘米………2. 中叶类C、 发芽期早………(1)早芽种CC、 发芽期中………(2)中芽种CCC、 发芽期迟………(3)迟芽种AAA、 植株低矮, 无明显主干, 从基部分枝………Ⅲ、 灌木型B、 叶长>10厘米, 叶宽>4厘米………1. 大叶类C、 发芽期早………(2)早芽种CC、 发芽期中………(2)中芽种CCC、 发芽期迟………(3)迟芽期BB、 叶长7~10厘米, 叶宽3~4厘米………2.中叶类C、 发芽期早………(1)早芽种CC、 发芽期中………(2)中芽种CCC、 发芽期迟………(3)迟芽种BBB、 叶长<7厘米, 叶宽<3厘米………3.小叶类C、 发芽期早………(1)早芽种CC、 发芽期中………(2)中芽种CCC、 发芽期迟………(3)迟芽种 | 本分类法以茶树的树型、叶型和发芽期三项性状作为依据。仿用植物分类学检索表的方式,区别茶树品种间的树型、叶形和发芽期的不同情况。
表2 茶树品种分类表 类 | 项 目 | 名 称 | 代 号 | 名 称 | 代 号 | 名 称 | 代号 | 一、树相 | AA′ | (一)树 型 | A | 1. 乔 木 2. 小乔木 3. 灌 木 | A1 A2 A3 | (二)树 姿 | A′ | 1. 直立 2. 半开展 3. 开 展 | A′1 A′2 A′3 |
续表 类 | 项 目 | 名 称 | 代 号 | 名 称 | 代 号 | 名 称 | 代号 | 二、 叶性 | BB′ | (一)着生状态 | B | 1. 上 斜 2. 半上斜 3. 平 展 4. 下 垂 | B1 B2 B3 B4 | (二)叶 色 | B′ | 1.黄 绿 2. 绿 3. 浓 绿 | B′1 B′2 B′3 | 三、 叶型 | CC′C″ | (一)叶片大小 | C | 1. 大 叶 2. 中 叶 3. 小 叶 | C1 C2 C3 | (二)叶 形 | C′ | 1. 长椭圆 2. 椭 圆 3. 卵 圆 | C′1 C′2 C′3 | (三)叶面隆起 | C″ | 1. 隆 起 2. 半隆起 3. 平 展 | C″1 C″2 C″3 | 四、 芽别 | DD′ | (一)芽 茸 | D | 1. 多 2. 中 3. 少 | D1 D2 D3 | (二)发 芽 期 | D′ | 1. 早 2. 中 3. 晚 | D′1 D′2 D′3 | 五、 抗性 | EE′ | (一)抗寒性 | E | 1. 强 2. 中 3. 弱 | E1 E2 E3 | (二)抗病虫性 | E′ | 1. 强 2. 中 3. 弱 | E′1 E′2 E′3 | 六、 花果 | FF′ | (一)花 量 | F | 1. 多 2. 中 3. 少 | F1 F2 F3 | (二)结实率 | F′ | 1. 高 2. 低 3. 无 | F′1 F′2 F′3 |
上述分类法以茶树的树型、树姿、着叶角度、叶色、叶片大小、叶形、叶面隆性、芽茸、发芽期、抗寒性、抗病虫性、花量、结实率共13项经济性状作为依据; 以分类“项”为中心, 向上归纳为6个“类”, 向下细分40个目; 采用代号填写成横列式, 从而找出品种间的形态差别, 也反映出各品种间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之间的关系和差别。如: 福鼎大白茶品种的横列式为: A2A′2B2B′2C2C′2C″2D1D′2E1E′1 F2F′2 槠叶齐品种的横列式为: A3A′2B2B′2C2C′2C″1D2D″2E3E′3F2F′2 云南大叶种的横列式为:
A2A′2B3B′4C1C′2C″1D2D′1E3E′2F3F′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