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原丝绸之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草原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又称皮毛路。古代从北方草原的匈奴、乌孙、鲜卑、柔然、回纥、突厥、黠戛斯、契丹、蒙古等民族聚居地区到中亚、西亚的大道。从阿尔泰及额济纳等地发现的公元前2世纪以前的丝绢和历史记载大量供输草原民族丝绢的情况看,此道早已开通。汉代河西走廊直达西域的大道通畅以后,此道依然存在。魏晋南北朝时,因战争暂时受阻。唐朝统一西域后,其规模较前更为发展。在西突厥未分裂前,其基本路线是从外蒙突厥可汗庭到天山以北的北庭地区,进入天山草原大道,再经大小裕勒都斯而至伊犁,再经南楚河流域至河中地区。8世纪中叶,吐蕃占领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费尔干纳以后,从漠北进入北庭都护府、伊犁、碎叶的大道,久盛不衰。此外,从贝加尔湖以南向西沿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即唐努乌梁海等地,绕阿尔泰山以北,直至斋桑泊的林中大道,由此西南达康居河中地,也是北路的一个分支。13世纪初,蒙古帝国势力伸向阿尔泰山一带,此路继续向西延伸。长春真人、常德西行,即经此路。元代以后渐衰。 ☚ 陀历道 皮毛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