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退化
草地在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本身的矛盾运动中逆行演替的过程。通常指天然草地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引起草群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条件劣化,生态平衡失去稳定的现象。草地退化的特征是:(1)草地植被的草层结构简单化,草群变得低矮,种类成份改变,原来的一些建群种或优势种逐渐衰退或消失, 大量的一年生及各类杂草相继侵入,甚至大量增加有毒有害植物。(2)草群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减弱,数量减少,产量降低。(3)草地生态环境条件恶化,主要表现为旱化、沙化、盐碱化、土壤裸露、贫瘠、水土流失加剧。(4)鼠害和虫害时常发生。目前,全省草场退化、碱化、沙化面积7 999. 5万亩左右,占可利用面积的33%,其中一半在冬春草场。经甘南州测定,正常年景每公顷草场年产鲜草已由 1958年的6 420公斤下降到现在的5 25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