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辞韩偓《袅娜》诗说:“著词暂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沈亚之《秦梦记》诗说:“欲拟著辞不成语”。张祜《正月十五日夜灯》诗说:“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辞声。”这些诗句中的“著辞”,代表了唐代出现的一个新的艺术品种。 “著辞”的字面涵义是依乐作辞或依调唱辞。自中晚唐以来,又特指依酒令设辞。如花蕊夫人《宫词》说:“新翻酒令著辞章。”《唐摭言》和《北梦琐言》曾记载了白敏中、沈询等人“改著词令”事和“歌著辞令”事,这两件事代表了唐著辞的两种典型。著辞的另外两种典型是“舞著辞”和“打令舞”。“舞著辞”早见于中宗时沈佺期、李景伯、杨廷玉等人的起舞《回波乐》事;“打令舞”则在温庭筠时代最盛行,故《云溪友议》说:“二人(指裴诚和温庭筠)又为《新添声杨柳枝》词,饮筵竞唱其词而打令也。”这四种著辞的各自特点是:“改著词令”是依所设词令的韵脚、文字要求还令;“歌著辞令”是依所设歌令的曲调要求还令;“舞著辞”是依所设舞令的曲拍要求还令;“打令”则是依所设舞曲令的曲调要求、修辞要求、舞姿要求还令。“打令”是著辞令中最复杂的一种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