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蒔(莳)Shí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莳,植物名,即莳萝,也称“小茴香”。或即以此为姓。)
蒔蒔(莳)Shì现行较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俱予收载并注此音。今山西之运城、临汾等地有分布,未详其源。 疑当音shí。莳,即莳萝,也叫 “小茴香”,当以此物为姓。姑兼收以备考。 蒔shì移栽。張衡《東京賦》:“蓋蓂莢爲難蒔也,故曠世而不覿。” 蒔“莳”的繁体字。 上一条: 莳 下一条: 石
蒔“莳”的繁体字。 上一条: 莳 下一条: 跩 莳蒔ㄕˊ;ㄕˋshí; shì四4625①动移栽。⑴冀鲁官话。河北。李行健《方言词语在训诂中的作用》:「《方言・第十二》:『~、植,立也;~,更也。』郭璞注:『谓更种也。』…现留存在河北方言中。」⑵中原官话。甘肃甘谷。李恭《陇右方言发微》:「今陇右通谓更种花木曰~,读作特。」⑶吴语。江苏太仓。1919年《太仓州志》:「插秧曰~。」②动刮。吴语。上海南汇。李火祥唱《姐夫接阿姨》:「阿姨手拿薄刀就~鳞。」   蒔shíC950 “莳”的繁体。 蒔shì,shíS138 “莳”的繁体。 蒔 篆shì,shí[艹(草,意符)+ 寺(聲符)→ 蒔(《説文》:“蒔,更别種。從艸時聲。” 1.shì 蒔,移植〈蒔田〉;栽種〈蒔花〉。2.shí 蒔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籽實含芳香油,可制香精。)] 高曉聲 《陳奐生上城·一》:“蒔秧一蔸蒔六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