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辛香 > 蒜頭 蒜頭 suàntóu 亦稱“蒜子”、“蒜顆”、“蒜疙疸”。蒜之地下根塊。《齊書·五行志》:“元明九年九月乙丑,雹落,大如蒜子,須臾乃止。”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三輔決録》云:‘前隊大夫范仲公,鹽豉蒜果共一筩。’果當作魏顆之顆,北土通呼物一凷,改爲一顆,蒜顆是俗間常語耳。”《西遊記》第二十四回:“但只見牕櫺上掛着一條赤金,有二尺長短,有指頭粗細,底下是一個蒜疙疸的頭子。” 蒜头宋杂式短兵器名。原为羌人所用,本名“胍肫”,讹为“骨朵”。于短棒上端装一蒜头形重铁器,以槌击敌人,故称“蒜头”,又称“骨朵”或“蒜头骨朵”。 蒜头见“大蒜”。 蒜头本名“胍肫”,又称“骨朵”或“蒜头骨朵”。宋杂式短兵器名。原为羌人所用,于短棒上端装一蒜头形重铁器,以槌击敌人,故称“蒜头”。 蒜头bulb of garl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