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釉金彩爵杯
元代景德镇窑瓷器,1987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元代瓷器窖藏出土。通高四点八厘米。仿青铜爵形制,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下为三个截面呈三棱形的高尖足。胎细薄,蓝釉腴润。内外均绘金彩,杯外绘干枝梅,杯内绘梅枝新月。爵杯,杯式之一,仿青铜爵式样,多为陈设瓷或祭器。始见于元代,流行于明、清时期,德化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烧制。有青花、蓝釉、黄釉等品种。蓝釉,以氧化钴为发色剂的釉料。钴在唐代传入中国,广泛用于唐三彩中,属低温蓝釉。元代出现高温古蓝釉,明代蓝釉更为发展,宣德的宝石蓝(祭蓝)即与同时的祭红、甜白釉器并重,可作为宫廷祭器之用。清代蓝釉品种更加丰富,出现洒蓝、天蓝等品种。我国传统的钴矿除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用这种钴料所制成的蓝釉,与用纯氧化钴作着色剂所制蓝釉相比,前者深沉古朴,后者则显得艳丽。现藏于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