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头p‘əŋ24 t‘əu24头发散乱,借指儿童: ~说话无虚言。 蓬头五6425名艾(草本植物)。吴语。江苏苏州〖 〗。   蓬头péng tóu形容脏乱的头发: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一·13)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戲舞用物部 > 戲裝 > 蓬頭 蓬頭 péngtóu 古代戲曲脚色頭部之飾物。以人髮或牦牛毛製成的頭套,表現脚色蓬頭散髮貌。分大、小兩種。大蓬頭多爲天神天將、凶猛將領及僧道等脚色所用,小蓬頭有紅、黄、緑、藍等色,爲鬼卒、小妖等脚色所戴。 蓬头péng tóu❶旧时缫丝业谓乱丝。《切口·缫丝匠》:“蓬头: 乱丝也。” ❷旧时烧盐匠行谓盐灶。《切口·烧盐匠》:“蓬头: 烧盐之灶也。” ❸旧时戏曲行谓一种长髯口。《切口·优伶》:“蓬头: 状如刘海而较长,发尾分披肩上,演 《泗洲城》《盗仙草》之仙童、天将用之。” ❹浙江遂昌地区山民谓锅刷。系就刷头形状而言。 蓬头 蓬头对流入中国的一种外国银元的俗称。美国1794年铸造的银元图形中的自由神像为蓬头。参见“大髻”。 ☚ 小髻 佛头 ☛ 蓬头(-∥-)〈动〉蓬松散乱着头发。 《金》六七: 这西门庆也不梳头洗脸,~披着绒衣,戴着毡巾,径走到花园里藏春阁书房中。 《醒》九五: 一个~小门子,正在那里覆盖衣裳。又九七: 或再说晚生被人打的躲在堂上,蓬着头,光着脚,半日不敢家去。 <异>鬅头。 《金》二十: 不防金莲鬅着头还未梳洗,站在东角门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