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田 ❶ 古代井田制中集体共耕,收获全部交纳统治者的土地。 《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春秋战国时井田制逐渐瓦解,公田生产衰落。随著土地私有制普遍建立,公田消失。 ❷ 历代封建政府控制的土地。也称官田。 景定四年(1263),先后在浙西平江、江阴、安吉、嘉兴、常州、镇江及江西等地强购民间土地为公田,再转租给农民,收取地租,以解救政府财政困难。买价只以极少现银,搭付大量官诰、度牒、会子等,扰民很深。强买公田浙西六郡达三百五十余万亩,朝廷设庄官催租,州县督庄官交收运发。 德祐元年(1275)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