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虛xū❶空。司馬相如《上林賦》:“實陂池而勿禁,虛宮館而勿仞。” ❷無。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忲。” ❸謙虛。見“虛心”。 ❹虛假。見“虛言”。 ❺虛弱,衰弱。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宗廟崩阤,國家爲虛。” ❻天空。《文選》揚雄《羽獵賦》:“騰空虛,距連卷。” ❼白白地,無緣故地。見“虛生”。 虛xuCC93 与“虚”同。 〖虛〗 粵 heoi1〔墟〕普 xū ❶ 通「墟」,廢墟,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墟」。班固《漢書.賈誼傳》:「凡十三歲,社稷為〜。」(歲:年。) ❷ 空,與「實」、「盈」相對。蘇軾《前赤壁賦》:「盈〜者如彼。」(彼:指月亮。) ❸ 空出。李商隱《賈生》:「可憐夜半〜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❹ 謙虛。房玄齡《晉書.列傳第二十八.周訪》:「性謙〜,未嘗論功伐。」(功伐:功勞。) ❺ 空氣,天空。蘇軾《前赤壁賦》:「浩浩乎如馮〜御風。」(馮:通「憑」,依靠。) ❻ 虛假,虛無。王羲之《蘭亭集序》:「固知一死生為〜誕。」(一死生:將生、死視作等同。誕:荒誕。) ❼ 副詞,白白地。李商隱《安定城樓》:「賈生年少〜垂淚。」 ❽通「墟」,集市,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墟」。柳宗元《童區寄傳》:「之〜所賣之。」(之: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