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蚯蚓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蚯蚓赋 蚯蚓赋辞赋名篇。唐代东方虬作。载见《文苑英华》。这是一篇咏物小赋,全文才138字。赋首先对蚯蚓作了描写:“乍逶迤而鳝屈,或宛转而蛇行。内乏筋骨,外无手足。任性行止,物击便曲”,活生生地写出了蚯蚓的特点。接着描写蚯蚓的与物无争的生活,它“东西诘屈,南北夤缘”,“墐泥涂以自保”,随遇而安,明哲保身,但它又“其体甚微,其用至专”,虽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上食尘块,下饮渊泉”,赞美了蚯蚓的用心专一。赋托物言志,描写了蚯蚓的特点,表达了东方虬随时屈伸、安其性命的思想,抒发了他蓄志待时以发挥自己才能的愿望。赋虽短小,却如一首抒情诗,表现的内容还是深刻而丰富的。陈子昂赞扬他的诗“骨气端翔”,此赋亦有此特点。 ☚ 蛆赋 馆娃宫赋 ☛ 蚯蚓赋 蚯蚓赋辞赋名篇。元代任士林作。见存于《松乡文集》、《历代赋汇》。赋文分三大层,先从善鸣之物说起、引出蚯蚓的鸣声。对这种鸣在月夜、停在夜分的微小鸣声,作者不是以耳,而是以心、以气去听。说明对声趣的心领神会。接着,赋文对同此天籁迥不相同的“人之声”进行了分析。它生于人之“所感”,有强烈的哀乐之情,因而能打动听者,使之“形开”而“心跃”。但这些音声不是自然的,而是执着于人生者的心曲,是“弱丧而不知归”(语出《齐物论》,意思是:乐生恶死者就像年少失家、不知归向何处之人),即恋生恶死者的歌唱。他们纠缠、挣扎在是非、名利、荣辱、穷达、成败、生死等矛盾中难以自拔,受尽煎熬,永远得不到解脱。尽管蚯蚓“不足保人间之俯仰”,即不能生活在人间,但那正是它的造化,它的幸福。最后是假托人物“童子”的感叹,他认为沾濡大化的雨露不如干枯,蚯蚓吟发小声不如干脆不鸣。阐发了彻底厌绝尘俗、等量有无、齐同生死的思想,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士林一生困踬,“坎𡒄布衣,终身不沾一命”(见《墙东类稿·任叔实遗稿序》),这种极不合理的现象使作者愤懑迷惘,而又无可奈何,因而取老庄消极世界观为精神反抗的武器,对恶浊现实加以否定。此即本赋积极的思想意义。该赋运用对比手法将人之声与蚯蚓之鸣两相对照,突出后者的“得意”与“委命”。又能运用反语,表面上说蚯蚓是“妄鸣”,作者是“妄听”,实际上妄鸣、妄听的正是肯定的方面,以愚痴之形寓清醒之实,深得庄子哲学的旨趣。 ☚ 眼镜赋 曼陀罗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