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郁汤
❶ 《丹溪心法》卷三方。 ❶ 香附(童便浸)、苍术(米泔浸)、川芎。水煎服。治气郁,胸胁痛,脉沉涩。 ❷ 白芷、苍术、川芎、茯苓。水煎服。治湿郁,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 ❸ 海浮石、香附、天南星(姜制)、栝蒌(一方无南星、栝蒌,有苍术、川芎、栀子)。水煎服。 治痰郁,动则气喘,寸口脉沉滑者。 ❹ 炒栀子、青黛、香附、苍术、川芎。 水煎服。治热郁,瞀闷,小便赤,脉沉数。 ❺ 桃仁(去皮)、红花、青黛、川芎、香附。水煎服。 治血郁,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 ❻ 苍术、香附、山楂、炒神曲、针砂(醋炒,研细)。 水煎服。治食郁,嗳腐,腹胀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繁盛者。 上六方,春季加川芎;夏季加苦参;秋、冬二季加吴茱萸。 ❷ 《医学入门》卷七方。 陈皮、半夏、川芎、苍术各一钱,赤茯苓、栀子仁各七分,香附二钱,砂仁、甘草各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气、血、痰、食、热、湿六郁。 ❸ 《古今医鉴》卷四方。 香附、苍术、神曲、栀子、连翘、陈皮、川芎、赤茯苓、贝母、苏叶、枳壳各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郁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