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蝾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蝾螈róngyuán两栖动物,状如蜥蜴,生活在池沼或湿地草丛中,捕食小动物。 蝾螈róngyuán〈名〉两栖动物,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草丛中,形状像蜥蜴,可用做实验动物。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脊椎爬蟲部 > 蜥蜴、蝾螈 > 蠑螈 蠑螈 róngyuán 亦作“榮蚖”、“榮原”,省稱“蚖2”,亦稱“蛇醫”等。爬蟲名。屬兩棲類。表皮粗糙,背部暗黑,腹面紅黄有黑斑,體長三至五寸,常棲於池沼草澤中。因與“蜥蜴”形似,古多將二者混爲一物。《爾雅·釋魚》:“蠑螈,蜥蜴。”漢·揚雄《法言·問神》:“龍蟠於泥,蚖其肆矣。”《說文·虫部》:“蚖,榮蚖,它醫。”它,同“蛇”。《周禮·考工記·梓人》“以胷鳴者”漢·鄭玄注:“胷鳴,榮原屬。”晉·崔豹《古今注·魚蟲》:“其短而大者名爲蠑螈,一名蛇醫。”參見本類“蜥蜴”。 蠑螈 蝾螈【同义】总目录 蝾螈蛇师蛇医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螈类:螈(蚓~;鱼~;蛇~;泥~;虎~;蝶~;瘰~;肥~) ☚ 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 ☛ 蝾螈salamanders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体形小,头部扁平,尾侧扁。四肢细弱,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无蹼。皮肤较光滑,仅有小疣粒,背上脊棱弱。舌小,卵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膜相连。犁骨齿斜列呈“∧”形。生活于清寒的静水池沼内,以蠕虫及甲壳类等为食。现存的5种,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如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全长7 cm左右,背面及两侧一般呈黑色,有蜡光,腹面朱红色,有不规则的黑斑,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 蝾螈 蝾螈rongyuanCynops orientalis脊椎动物,两栖纲,蝾螈科,也称东方蝾螈。长约7厘米,背部和体侧都呈黑色,有蜡光;腹面朱红色,有不规则的黑斑。头扁平,躯干部背面中央有不显著的脊沟,尾侧扁。四肢细长,前肢4指,后肢5趾,均无蹼。卵生,数较少,不分离。生活于清冷的静水池沼内,也见于湿地草丛中。我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福建等地多有分布,可作实验动物用。 ☚ 大鲵 无尾目 ☛ 蝾螈南楚方言。即守宫。参看“蛇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