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屈huò qū尺蠖屈身。比喻人不遇时屈身退隐。尺蠖,虫名。行时屈伸身体,如尺量物,因名。卢照邻《酬张少府柬之》:鹏飞俱望昔,蠖屈共悲今。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蠖屈虽百里,鹏骞望三台。 蠖屈 蠖屈huòqū┃┃ 如蠖屈曲。喻生不逢时,屈居下位,志不能伸。晋·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蠖屈固小往,龙翔乃大来。”宋·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诗:“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 ☚ 曝鳃 𫐘擅 ☛ 蠖屈huò qū《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后用“蠖屈”比喻人不遇时,屈身退隐。《晋书·庾阐传》:“是以道隐则蠖屈,数感则凤覩。” 蜷曲 蜷曲踡 拳(~曲) 蜷曲其足:局足 屈曲不伸:局拳挛 屈曲不能伸直:踡跼 蜷局 踡局 蜷屈跧折 跧缩 蠖屈 手脚蜷曲不能伸开:挛 手足屈曲不能伸:挛踠 蜷曲而收缩:蜷缩 身体怕冷或衰老而蜷缩的样子:拱肩缩背 身体蜷缩或蜷曲不直的样子:耸肩缩背 耸肩曲背 耸肩缩颈 竦肩缩颈 局曲不伸的样子:蜷局 蜷曲不伸的样子:踡缩 踡蹜 局蠼 (身体的某部分弯曲:蜷曲) ☚ 弯曲2 弯腰 ☛ 蠖屈❶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比喻人不与世合,暂时隐身退居。
❷形容形体屈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