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lasma prothrombin time detection
简称PT时间测定。根据在凝血酶原激活物作用下,血浆中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进而导致凝血的原理,于被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兔脑或胎绒浸液)和钙溶液,使迅速生成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后者能使被检血浆迅速凝固,其所需的时间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本试验主要用以检测凝血第一阶段外源性途径有关因子,如Ⅶ因子,但也受Ⅴ、Ⅹ因子、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正常参考值:用Quick一步法为12~14s,病人结果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时有临床意义。也可通过查标准曲线求出凝血酶原活动度,后者的参考值为80%~120%,也可用比值
报告,其参考值为1±0.15。临床意义:PT延长见于:
❶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等,主要由于凝血酶原等有关凝血因子生成障碍所致。
❷维生素K不足:合成Ⅱ、Ⅶ、Ⅸ、Ⅹ因子均需维生素K,当维生素K不足时,生成减少而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梗阻性黄疸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及肠道菌群紊乱而影响维生素K的制造时。
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广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
❹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用华法令、双香豆素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时。PT时间缩短主要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心肌梗死、脑梗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