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襄玛
藏族古典歌舞。初起于民间,相传于五世达赖厄旺洛桑嘉错时期(1617—1682)传入拉萨,因常在布达拉宫内的囊玛康(即内室)演出而得名。音乐结构工整,由引子、歌曲、舞曲组成。常用形式有:引子——歌曲;引子——舞曲;引子——歌曲——舞曲等。引子部分一般为中速,曲调比较固定,由乐器奏出。歌曲部分多用慢板,曲调典雅抒情,演唱时伴以轻盈舞姿,与其后快速热烈的舞曲恰成对比。歌词多为六字句,中间夹有衬字。其作者有民间艺人,也有上层喇嘛,所涉内容极为广泛。伴奏乐器,除藏族原有的札木聂,还有18世纪末由内地传去的汉族乐器扬琴、笛子、京胡(已藏化)、二胡(已藏化,称根卡) 及后来加入的串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