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市之征
是对市场上的商人和通过关卡的货物征收的税。 它是中国古代财政收入形式之一。据典籍记载:夏、殷时代是“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礼记·王制》)。那时,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在市场上出卖物品不征税,通过关口的货物也只检查盘问一下,并不征税。到了西周时代开始了邸店之税,象是货栈抽头。 随著商品生产的发展,到春秋时,有了关市之征。对市场出卖的货物和通过关口的货物,开始征税。 进入战国后,关市之征,愈来愈重,甚至“乘白马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所以,孟子说:“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孟子·尽心》)此时,设关的目的和作用改变了,由政治军事的需要,变成财政的需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