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钟声
清代末年新化人陈天华对当时国家内忧外患、面临列强瓜分的危急局面痛心疾首,奋起敲响警世钟声,写下《猛回头》、《警世钟》和《狮子吼》等名作,以图唤醒民众起来挽救国家危亡。《猛回头》用说唱形式写成,陈天华在其中热情地歌颂祖国: “我中华,原是个,有名大国,不比那,弹丸地,僻处偏方。论方里,四千万,五洲无比; 论人口,四万万,世界谁当; 论物产,真是个,取之不尽; 论才智,也不让,东西两洋。” 又悲愤地提出: 为什么到今日,“割了地,赔了款,就要灭亡?”在《警世钟》 的开头诗中,他唱道: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育鼓舞了当时许多有志青年。时人评价他的作品说: “学生读之,如同着迷; 兵士读之,奉为至宝; 散至民间,则用为歌本,遍行歌唱。其效力之大,不可言喻。” 1905年底,他为反对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蹈海抗议,留下《绝命书》号召留日学生共同起来抵抗,以自己的死再次敲响警世之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