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 见于《三十一章》。老子认为,兵器是不吉祥之物,不是君子的器物。 迫不得已而使用它,也以平静、恬淡为佳,不能以杀人为快乐。 这种看法反映了华夏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基本态度。 惟不加区别地一概反对战争,对“兵”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认识比较模糊。它看到战争的出现是由于“大国不过欲兼畜人”,或人们“不知足”、“欲得”,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有朴素直观的认识。 但消弭战争的办法却是唯心主义的一厢情愿。它要求人们“少私寡欲”,并且指出,要做到这一点,除个人必须“修德”外,最根本的途径是回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中去。显然这种不切实际,逃避战争的办法,无助于改变当时以强凌弱的社会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