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综合工程学是对设备实行全面(或综合)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欧美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首先是由英国设备综合工程中心所长丹尼斯·帕克斯(DennisParkes) 于1971年在美国国际设备工程年会上提出的。1974年英国工商部下的定义是,“设备综合工程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对适用于固定资产的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等实际业务进行综合研究,以求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Life Cycle Cost)的最大程度节约。工厂机械、装置、建筑物的可靠性和有关可靠性的方案、设计、使用和费用的信息反馈,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1975年日本设备工程学会(JIPE)专务理事中岛清一写了一本名叫《设备综合工程学》的书,对此作了专门介绍。 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Terotechnology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的,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1970年,英国设备综合工程中心负责人丹尼斯·巴库斯提出这一理论,并创新词“Terotechnology”,以区别于传统设备维修“Facilities Maintenance”。他认为,经过产业革命以来两个世纪的发展,设备已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自动化、高效化,机器设备在给人们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为了解决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公害、灾害、资源紧缺、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改进传统的设备维修,实行设备综合管理。1974年,美国工商部给“Terotechnology”下的定义是:“为了使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而把适用于有形资产的有关工程技术、管理、财务以及其他实际业务加以综合的科学。我国设备管理专家,参考日本中岛清一先生的提法,把它归纳为五大特点:(1)把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作为研究与管理的目的。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一生的费用,如图8-19所示。(2)从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和财务成本等多方面对设备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3)重视可靠性,实现易于维修和无维修设计。(4)对设备一生各环节进行研究,即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运输、安装、验收、使用、维修、改造,直到更新的各环节进行全面研究。(5)强调做好设计、使用及费用的信息反馈,包括企业内部的及企业外部的各种有关信息。 1979年,这一理论经过日本传入我国。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生产调度局的积极支持下,以沈亮安教授为代表的专家们将其迅速推向全国。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将其作为理论依据之一,并明确指出:“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图8-19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示意图 ☚ 存储模型 后勤学 ☛ 00000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