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
冒(~称;虚冒;伪冒) 混 充(假充;~内行)
冒充官员:诈官
冒充他人:顶名冒姓 顶名替身 冒名顶姓
冒充别人的姓名(做某事):假名托姓 诡名托姓
冒充有功劳:冒功
虚构事实冒功:诬冒
冒充了不起:打肿脸充胖子
冒充名牌:冒牌
假冒别家牌号、商标,乱真谋利:影戤
蒙混冒充:混充 蒙充
混充其间:滥厕
合伙蒙混冒充:朋充
仿造冒充:仿冒
没有真正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吹竽(吹竽混真) 滥竽充数 滥竽自耻
间杂在其中滥竽充数:滥厕其间
滥居官位,滥竽充数:鹤乘车 鹤乘轩
以同类事物冒充替代:虎贲中郎 中郎虎贲
用坏的冒充好的:以次充好 羊头狗肉 羊头马脯 卖狗悬羊
以次充好,混淆优劣:鬻鸡为凤
虚报冒充:浮冒
隐慝冒充:隐冒
假冒,冒充:诈冒
蒙混,冒充:混冒
欺骗冒充:罔冒 欺冒
胡乱冒充:滥冒 歪充
中国古代罪名。冒充官吏行骗的犯罪行为。《汉书·恒帝纪》:“建和元年,诏若有擅相假印缓者,与杀人同弃市论。”又《田广明传》:“胡倩诈称光禄大夫,从车骑数十,……广明觉知,发兵,皆捕斩焉。”诈,诈称,冒充。汉代封建统治者为维持官吏等级秩序,立法禁止假冒官吏的破坏行为。对冒充官吏的诈官犯罪,严惩不贷,一旦发现,即处死刑。《唐律》中,诈假官的犯罪及处罚,在诈伪律中有详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