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三藏法师译经僧官师号。元丰三年前,译经僧官有授与试光禄少卿、鸿胪少卿者,十月十九日诏罢僧官带少卿之名,改授以“译经三藏法师”之名号(《宋会要·职官》25之4)。
简称管勾所。《宋史·职官志》5《鸿胪寺》:“同文馆及管勾所。”《宋会要·职官》25之5:“今后高丽、夏国凡遇入贡过界应干排办所须之事,并令管勾同文馆所、都亭西驿所,属曹部施行,更不经申鸿胪寺。”
职源北宋雍熙四年(987)始置。
职源副僧录之设始见于北宋(《宋会要·道释》1之11)。
职源西汉有太一祠,宋代称太一宫。太一宫有五:东、南、中、西、北太一宫。太平兴国六年十月始建东太一宫,后每隔四十五年建一宫。至熙宁五年建中太一宫于京师,归五岳观,设提点官,置提点所(《事物纪原》卷7、《宋东京考》卷12)。
职掌掌本院屋宇、斋宫、器用仪物及陈设币帛等事(《宋会要·职官》25之2)。
品位❶宋初因唐制,唐为从六品上(《六典》卷19《司农寺》)。 ❷元丰新制后定为正八品(《宋会要·职官》26之2)。列位于七寺丞,居于鸿胪寺丞之下、太府寺丞之上(《宋史·职官志》9《元丰以后合班之制》)。
职源与沿革熙宁九年十二月四日始置(《宋会要·职官》26之10),元丰四年六月十五日罢(同上书26之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