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诸侯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诸侯王

诸侯王

汉代皇帝的子弟封为国王,有似古代之诸侯,故谓之诸侯王。王子封为侯者,即称为诸侯。

☚ 护乌桓校尉   亲王 ☛

诸侯王zhū hóu wáng

〖名词〗
古代对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称呼(2)。《高帝求贤诏》:相国酂侯下诸侯王。——相国酂侯下达诏书给诸侯王。《贾谊治安策一》: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现在的诸侯王都是众多的胯骨和腿骨。

诸侯王zhū hóu wáng

即王。汉高帝初置,初有异姓王,后主要是汉皇子被封之王,其国象古代的诸侯国,故称诸侯王。诸王金印绿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师古注说:"蔡邕云,汉制,皇子封为王,其实诸侯也。周末诸侯或称王,汉天子自以皇帝为称,故以王号加之,总名诸侯王也。"东汉亦沿称。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历代职官简释·诸侯王》。

诸侯王

汉代接受封国的宗室诸王。西汉初年,高祖刘邦曾分封异姓功臣韩信、英布、彭越等八人为诸侯王。后来刘邦将他们相继消灭,又分封同姓子弟九人为诸侯王。诸侯王国一般兼数郡之地,皇帝委派丞相(后改为相)、太傅,其他官员由王任命,大体同汉朝廷官制。诸侯王掌握其国的财政、行政大权,势力迅速扩展,多聚集财物人力,图谋不轨。景帝时采纳晁错“削藩”建议,削减王国封地,引起诸侯王反对,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汉朝政府派周亚夫平叛后,对王国加强控制,将其行政权、财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并裁减王国官吏,降黜其秩位。武帝时又颁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分其封国与子弟,建立侯国,其势益弱。并作“左官律”、 “附益之法”,令诸侯王不得参与国政,只许衣食租税,权力完全集于汉朝中央。东汉重申上述法令,王国封地愈小。分封诸侯王时多以租税多少为准,只有封爵之名,渐无封土之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9: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