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tiaozheng gonggu chong-shi tigao de fangzhen指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简称“八字方针”。它是针对1958年以后由于“左”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三年(1959年~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而提出的。 “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是:调整严重失调的经济比例关系,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和重工业生产,尤其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稳定市场,回笼货币,争取财政收支平衡;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果,肯定成绩,并使其向纵深发展;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以少量投资使它们填平补齐、成龙配套,以便收到更大的经济效果;提高产品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四个方面中,调整是首要的任务。从1961年1月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调整阶段。由于“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我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好转。到1962年,农业生产改变了三年连续下降的情况,开始回升。工业生产,特别是轻工业生产,1962年底也开始好转。国家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货币发行过多的情况有所改变。到1964年底各项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63年到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7%,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7%,中国经济重新出现了迅速、稳定发展的局面。 ☚ 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 三大差别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0年冬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方针。 从1958年至1959年,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基建战线过长,重工业发展过快,城市职工人数增加过多,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财政支大于收,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根据这种情况,1960年冬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调整,指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加强农业战线,增加轻工业生产,缩小基建规模,压缩重工业生产,精减职工,降低积累率。巩固,指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肯定已有的成绩。充实,指以少量投资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成龙配套,以便尽快收到应有效果。提高,指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由于贯彻上述方针,从1962年到1966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