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牙簟”、“象牙蓆”。指用象牙所製之席。一說爲象牙裝飾之竹席。《西京雜記》卷一:“玉几玉牀,白象牙簟。”又卷五:“武帝以象牙爲簟,賜李夫人。”晉·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韜於筒中。”《魏書·韓務傳》:“韓務除郢州刺史,獻七寳牀、象牙蓆。”按:清代雍正年間曾製有象牙蓆,計五件。長二一六厘米,寬一三九厘米。出自廣東牙雕藝人之手。以極薄之象牙蔑織成。通體人字紋,四邊黑漆與牙本色相間的人字紋三道。至今尚能捆捲自如。據清代内務府檔案,雍正六年,郎中海望奉上諭:“爾等造辦處有朕先交的象牙蓆,照此蓆尺寸做一黑漆牀,欽此。”今僅存三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兩件,山東省博物館藏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