賂lù贈送。張衡《思玄賦》:“雖色豔而賂美兮,志浩蕩而不嘉。”李賢注:“賂,或作貽。” 賂“赂”的繁体字。 上一条: 赂 下一条: 辂 赂賂ㄌㄨˋlù四4820名疙瘩;圆团。闽语。广东揭阳〖 〗。少丛这棵树树身干干~有很多疙瘩‖少撮粉因为潮湿结做一~一~一团一团。   賂luD954 “赂”的繁体。 賂lùL279 “赂”的繁体。 〖賂〗 粵 lou6〔路〕普 lù ❶ 贈送。許慎《說文解字》:「〜,遺也。」(遺【粵 wai6 〔惠〕普wèi】:贈與。)班固《漢書.武帝紀》:「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之甚厚。」 ❷ 財物。司馬遷《史記.周本紀》:「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而去。」 ❸ 賄賂,收買。方苞《獄中雜記》:「富者〜數十百金。」 ❹ 指割讓土地。蘇洵《六國論》:「弊在〜秦。」
賂赂, 金文; 篆lù[貝(錢幣,意符)+各(聲符)→賂(《説文》:“賂,遺也。從貝,各聲。”賂,贈送財物。賄賂,用錢財收買官員,爲自己的方便“打開門路”。)] 《詩經·魯頌·泮水》:“元龜象齒,大賂南金。”(玳瑁象牙,贈送南金。)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雍子自知其罪,而賂以買直。”(雍子知道自己的罪行,於是賄賂法官,用錢買個勝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