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行政管理制度
财务行政管理制度,主要由税收制度、预算制度、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等部分组成。政府财政内部管理运行的几个基本环节的关系如下: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财政支出管理主要包括预算、会计、决算、审计四个基本环节,预算是首要的一环,它起着设计、指导和控制作用。预算是事前财政收支计划,决算则是同一财政年度预算的实际结果的反馈。会计是预算实施过程的业务反映,起着记录、反映和控制的作用,审计是对各种会计资料,包括财政收支的事实、经过和效果的审核,以监督财政按预算计划执行。总之,这些制度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行政管理系统,为政府财政管理功能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财务行政管理制度的研究是加快财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所谓财政管理现代化,是指财政管理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实现财政管理的全面化、定量化、标准化和均衡化。全面化,包括全面的效益、全面的责任、全面的监控等;定量化,是重视规模、比例、速度的数量关系,把数学模型运用于财政管理;标准化,是采用定额、定员、定编等标准化方法,严格财政管理规范;均衡化是讲究稳定的均衡,防止不稳定的均衡,按照基本平衡的原则处理财政体系中的各种变量关系。此外,还包括管理人员的现代化。其中,财务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