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劕劑”。契券之一種。多用於商品交易。買賣雙方成交後,在該憑證上畫押。然後各執一半,以爲憑信。其稱始於先秦,至漢改稱“下手書”。唐時稱“畫指券”,清時稱“印牒”,並由官府統一印發給商品交往中之經紀人。《周禮·地官·質人》:“凡買賣者質劑焉,大市以質,小市以劑。”《周禮·地官·司市》:“以質劑結信而止訟。”鄭玄注:“質劑,謂兩書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書。”賈公彦疏:“漢時下手書,即今畫指券,與古‘質劑’同也。”《廣韻·入質》:“劕劑,券也。長曰劕,短曰劑。《周禮》作質劑。”《通雅》:“下手書,即畫指券也……今經紀當行,官給印牒,是其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