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经济效益
银行贷款活动中信贷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即银行以尽量少的信贷资金投入,支持企业生产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使信贷资金按期归流,不断增殖。它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宏观经济效益的主要标志是贷款的投向和投量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否有利于调节货币供求,保持货币流通正常。微观经济效益则通过企业经济效益来体现,主要标志是贷款发放是否能促使企业生产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扩大商品流通,增产增收,是否加速资金周转节约资金使用。由于贷款经济效益难以用某一经济指标来反映,因而,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多种指标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目前,用于分析与评估信贷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贷款周转率、贷款指标利用率和贷款逾期率等。其计算公式为:

分析与评估信贷资金产出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贷款销售率、贷款产值率、贷款利税率等。其主要公式为:

提高信贷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是我国银行信贷工作的中心任务。只有深化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的宏观管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把贷款投放控制在国家确定的计划额度之内,并按国家发展经济的产业政策,确定信贷投向,才能真正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