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歇后语,意为去而不回。语本《北齐书·窦泰传》: 东魏天平末,御史中尉窦泰将离邺城西讨,邺中有谣云:“窦行台,去不回。”后泰果在小关被周文帝所袭,兵败自杀。其后例有“赵老送灯台”之歇后语。宋欧阳修《归田录》:“俚谚云: 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不知是何等语。虽士大夫亦往往道之。”
赵老送灯台
神话传说。赵老亦说赵巧,系鲁班的徒弟,以木工精巧自负。有一次鲁班修桥,龙王捣乱,兴波作浪,阻止施工。鲁班制成避水灯台,命赵巧送往龙宫以镇之。赵巧见师父造的灯台样子简陋,很不满意,改用了自己造的精美的灯台。不料想,此灯台油漏而灯灭,江水汹涌澎湃,赵巧葬身水底。因此民间有“赵巧送灯台,一去永不来”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