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裳献白雉赋
辞赋名篇。唐代谢观作。载见《文苑英华》、《全唐文》。相传周公辅成王,制礼作乐,南海国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事载《后汉书·南蛮传》及《梁书·海南诸国传》。此篇律赋据此本事,即以“周德方兴远夷入贡”为韵,敷演生发,旨在赞颂皇朝教化普及于蛮夷之邦,声威远被如风行草偃,所谓“作献靡辽东之豕,不缁殊墨子之丝;一以见泽兼鸟兽,一以彰德被蛮夷”,虽则言词间不无轻视蛮夷之意,而客观上却宣扬了大唐帝国国势的强盛与边疆的稳定。全篇语言清丽疏朗,节奏轻灵,写法上“带定献字,落墨不是专赋白雉”(李调元《赋话》),篇章构思活泼而不粘滞,堪称相题精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