跏读音j·ia(-),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古牙切,平,麻韵。 ❶[跏趺]盘腿而坐,脚背放在大腿上,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 ❷行走时脚向内盘。 上一条: 耞 下一条: 茄 跏加jiǎ行走时,脚向内盘。例:走路时,一脚向内拐~,一脚向外捩~,跛地尩羸很! ❍ 他走路是个罗圈腿,裹~脚。 明汤显祖《邯郸记·合仙》:“怎生穿红穿绿,跏的跛的,老的小的,是怎的起有这等一班人物。” 跏{}四6116形做事能干。吴语。江苏太仓。民国《璜泾志稿》:「作事有能干曰~。」   跏○~趺(fu)(佛教徒的一种坐法,盘腿而坐,脚背加于股上)。 跏qué跛脚:湘莲警觉,似梦非梦,睁眼看时,那里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座破庙,傍边坐着一个~腿道士捕虱。(六六·1609)一笔不细,不是肿了手,就是~了腿,染脸撕发到是小事。(四二·974)按,跏,本音jia,借用为瘸,注que音。戚序本两例均作跏。乾隆抄本六六回例作跏,四二回例抄作瘸。
跏jiā跏*jiaF5CA 跏趺,佛教徒的一种坐法,即盘腿而坐,把脚背放在大腿上。 跏jiā(构词成分): ~ 趺 [- fū] (盘腿而坐,佛教徒的一种坐法) sit crosslegged △跏jiā12画 足部 【跏趺】(—fū)佛教徒的坐法,脚背放在大腿上,交叠而坐。也作“加趺”“加跗(f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