軎读音·ui(ˋ),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于岁切,去,祭韵。 ❶古代车上的零件名,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青铜制。 上一条: 位 下一条: 魏
軎读音s·ui(ˋ),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祥岁切,去,祭韵。 ❶车头轴。《广韵》:“軎,车轴头也。” 上一条: 術 下一条: 推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輪轂 > 軎 軎 wèi 亦作“轊”。亦稱“𨏠(籠)”、“𨎬”。指露於轂外的車軸頭。因較細,故稱。軎易折斷,故多以筒狀金屬套加固。這種金屬護套亦稱軎,自商代至漢代之墓葬中,屢有發現。春秋戰國時期,還有一種帶矛狀物的車軎,戰時有殺傷力。《鄧析子·無厚》:“木繫折轊,水戾破舟。”《史記·田單列傳》:“燕師長驅平齊,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司馬貞索隱:“截其軸與轂齊,以鐵鍱附軸末,施轄於鐵中以制轂也。”按:“籠”通“𨏠”。《方言》卷九:“車轊,齊謂之𨏠。”郭璞注:“車軸頭也。又名𨎬。”《文選·鮑照<;蕪城賦>;》:“當昔全盛之時,車挂轊,人駕肩。”李善注引《說文》曰:“轊,車軸端。” 
軎 軎wèiEAA6 〈文〉车轴的轴端。也指套在车轴两端的金属部件(见《说文解字》)。 軎 *軎viwar[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車軸耑也。从車。 象形。 杜林說。 ,軎或从彗。(十四篇上) 車輪及軸端的形狀。 ☚ 宦 殺 ☛ 0000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