軷祭
祭祀行道之神。属 “五礼” 军礼中的一种。《周礼·夏官·大驭》: “大驭掌玉珞以祀,及犯軷。” 《注》 中解释: “行山曰𫑃。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既祭之,以车轹之而去,喻无险难也。” 可知軷祭的目的在于祈求进军途中无艰难险阻。《通志略·礼略三》记载了隋代的軷祭仪式,凡皇帝行幸巡守,均举行。仪式为: 助祭者在国门外堆土,成山状,并在旁边掘坑。祭时,剖一只羊,陈设俎豆,皇帝车驾将至,即委奠荐脯,然后加羊,置于坑内埋紧。驾至,太仆祭两轵及轨,并举饮授爵。让车轮碾过坑上而行。唐代车驾亲征时亦行此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