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香饮子
【方源】: 《杨氏家藏方》卷三。 【组成】: 草果子仁二两 甘草一两(炙) 陈橘皮(去白)半两附子(炮,去皮脐)一分 【用法】: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滓沉冷,旋旋服之,不拘时候。 【主治】: 伏暑中暑,内伤夹暑,霍乱呕吐,腹痛泻利,厥逆烦躁,引饮无度。 ❶ 《杨氏家藏方》:伏暑烦躁,引饮无度。 ❷ 《医方考》:夏月饮食,杂以水果、寒冷之物食之,胸腹大痛,霍乱者。 ❸ 《张氏医通》:中暑,内夹生冷饮食,泻利。 ❹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夹暑者,暑月房劳,兼膏粱水果杂进,至周身阳气不伸,四肢厥逆拘急,呕吐。 【方论选录】: ❶ 《医方考》:草果辛温,善消肉食;附子辛热,能散沉寒;橘红之辛,可调中气;甘草之温,堪以健脾。而必冷服者,假其冷以从治,《内经》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也。 ❷ 《古方选注》:草果、陈皮,温脾去湿定呕;炙草、生姜,奠安脾经阴阳;以炮附子通行经络,交接上下。用饮子者,轻清留中也;冷服者,缓而行之也。 【临证举例】: 太阴伤寒 《清代名医医案大全·叶天士医案》:脉沉微,腹痛吐利汗出,太阴伤寒,拟冷香饮子:泡淡附子,草果仁,新会皮,甘草,煎好候冷服。 |